广西桂林象鼻山简介_广西桂林象鼻山简介300字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尽力回答大家关于广西桂林象鼻山简介的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关于广西桂林象鼻山简介的话题,我们开始讲解吧。
1.象鼻山简介
2.象鼻山在哪里
3.桂林漓江的象鼻山是 怎么形成的?
4.桂林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有哪些桂林旅游必去景点介绍
象鼻山简介
象鼻山 地处于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辉映,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 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辉映, 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
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 漓水流贯其间, 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 景致极佳, 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 地壳抬升, 漓江缩小, 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 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 宽9.5, 高12米, 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 “有石穴一, 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 其半入于漓水中, 水时高时下, 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阳, 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 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 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学士属文赋句, 莫不叹为观止。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之句, 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 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 一浮于水, 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 清代改称得月楼, 已废。洞内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
朝阳亭 在像鼻山水月洞内, 始建于宋, 亭已早废, 但远在800多年前, 围绕水月洞的命名, 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 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原来, 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 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 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兴题诗作序, 因洞口东向, 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 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洞北壁。其后, 范成大主桂, 持不同意见, 恢复了原名, 写下《复水月洞铭》, 并镌在洞的南壁。
象鼻岩 与水月洞相邻, 因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岩高1.9米, 宽3.3米, 长约13.5米, 面积44.5平方米。岩口面江, 东向, 呈条形封闭状态, 是内凉、眺望江景佳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读书岩”3字, 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万历丁丑(1577)春正月中进行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题名石刻。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静观周易”句, 详见水月洞摩崖石刻。
象眼岩 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 互相贯通, 高约2米, 宽5~10米, 长52.8米, 呈扁长形, 面积约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 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 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 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 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悬崖峭壁, 无磴可通。象眼岩南北两洞, 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左眼张望, 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 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 半城山芭历历在目; 从右眼远眺, 江波帆影, 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云崖轩 宋代园林建筑。明张鸣凤《桂故》载: “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 曰云崖轩。轩废已久。”根据方信孺《题云崖轩》和邵以仁在方所镌诗之前便建“古云崖轩”的记述。云崖轩确建何时无可考。方信孺诗有“不用穷探费杖藜, 隐然林壑挟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 更著云崖一段奇”之句, 说云崖轩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此外,象鼻山地洞还是桂林三花酒储藏室,隔着地洞便可闻到桂林三花酒的阵阵清香.
开放时间:8:30-16:40
(晚上免费开放,夜景极佳,山上彩灯各异,夜游象山又是另一番风情.)
门票:25元
位置: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西岸
乘2路公交车至文昌桥下车后,过桥步行2分钟即到。57、58路免费公益车至象山公园,或者4A专线车
象鼻山在哪里
一、桂林象鼻山不是世界遗产,只是包含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组成部分的广西桂林范围内;二、201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8届大会宣布,广西桂林等地列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名录。象鼻山只是广西桂林喀斯特地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不能单独成为世界遗产。
三、喀斯特地貌简介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又称岩溶。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为特征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
四、象鼻山简介
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属岩溶地貌。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四、“桂林喀斯特”申遗路
1.1993年,桂林开始进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并于1998年正式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2.2006年,建设部确定桂林为中国申报“中国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但由于各种原因,桂林两次错过申报。
3.2007年6月,“中国南方喀斯特一期”(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申遗成功。但专家认为,桂林没有申报是个遗憾。
4.2012年10月,桂林通过了有关决议和决定,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世界自然遗产。
5.2013年1月28日,广西、贵州、重庆三地的“申遗”文本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
6.2013年7月30日、31日,由住建部组织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世界自然遗产联合模拟考察组来到桂林,对桂林申请“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世界自然遗产进行了实地模拟考察。同年8月,国内外教授、专家40余人到桂林实地考察喀斯特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并对桂林给予了高度评价。
7.2014年6月23日卡塔尔多哈当地时间12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8届大会宣布,由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广西环江四部分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桂林漓江的象鼻山是 怎么形成的?
1、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广西区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以神奇著称。
2、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巨象,象鼻和象腿。
桂林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有哪些桂林旅游必去景点介绍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简称象山,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 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海拔200米,高出水面55米,长108米,宽100米。山体面积1.3公顷,它是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的。清代工部郎中舒书在《象山记》中写道:“粤之奇以山,粤西之山之奇以石,而省城相对之象,则又其奇之甚。”
1、芦笛岩,国家4A景区芦笛岩与桃花江、芳莲池等山水相依,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是离桂林的市区比较近的一个溶洞。它是桂林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代表,芦笛洞”深有240米,路线迂回曲折,全程走下来实际约500米。洞内有大量玲珑剔透的石笋、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犹如一座宏伟、壮丽的地下宫殿,令人目不暇接。
2、象山景区,国家4A景区
象山景区已成为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象鼻山是由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组成的,是喀斯特地貌的代表。景区因有一座象鼻山而得名,它可以算的上是桂林的标志及象征,是桂林的城徽。景区还涵盖了水月洞、爱情岛、普贤塔、三花酒窖等景点。
3、桂林灵渠景区,国家4A景区
兴安灵渠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是现存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彰显了中华民族先人们开山引河的高度智慧,被当代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称之“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目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
4、日月双塔
它由2座塔,日塔及月塔共同构成。日塔为铜塔,月塔为琉璃塔层,两塔之间以湖底一条10多米长的湖底隧道相连。它是桂林的标识。双塔是新桂林的标识。日塔、月塔与象山上的普贤塔、塔山上的寿佛塔,相互呼应,相互映衬,有“四塔同美”之说。
今天关于“广西桂林象鼻山简介”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